▲点击观看“礼赞70年”系列报道㊱视频导读
地处华北平原的北京市冬季蔬菜品种少,因此价格低廉、易贮存的大白菜成为居民饭桌上的“当家菜”。这是1988年11月12日,北京市民在一个昼夜营业的冬贮白菜销售点排队购买白菜。(资料图片)
“宽幅软态不锈钢”,又名“手撕钢”,是世界上最薄的钢材。山西太原钢铁集团是目前全球唯一可批量生产这种特种钢的企业。这是太钢集团职工在展示厚度仅为0.02毫米的“手撕钢”。(2018年8月10日摄)新华社发(王旭宏 摄)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粮油敞开供应,粮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1993年春节前夕,上海华联商厦旗下6家超市一天内同时开业。上千种日用品和副食品摆满货架,拿钱购物的顾客排起长龙。
票证全面退场,超市全面登场,中国人迈出告别短缺、走向充足的一大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缓解全国粮食严重紧缺等造成的产需矛盾、供需矛盾,国家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粮票等票证。1954年,城乡开始凭布票供应棉布,1955年,发行全国通用粮票,中国社会进入“票证时代”: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洗衣要肥皂票、烧火要煤票,买电器要购买证,最困难时连买火柴也要票。
票证背后是短缺。每人每月四两油、二斤肉,城市居民怕没票,更怕老家来亲戚,一个亲戚要吃掉一个人的口粮,家里就得有一个人饿肚子。每月到割肉的时候,人们专挑肥的买,因为肥肉回去可以炼油。
“饲料大王”、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对粮票有着特殊而深刻的感受。
1982年,31岁的刘永好和三个哥哥一起,来到四川新津农村创业养鹌鹑。鹌鹑越养越多,需要的饲料也越来越多,但饲料必须凭票供应。当地农民因为养鸡有指标,可以领到饲料票。刘永好不算农民,只能四处收购农民用不完的饲料票,换成鸡饲料后再加工成鹌鹑饲料。
这个矛盾在刘永好转战规模更大的猪饲料市场后,愈发明显。“买粮食要票,没有粮票就买不到玉米等原料。”刘永好绞尽脑汁想办法:先把鹌鹑蛋拿去换鸡蛋,鸡蛋卖了以后,凭鸡蛋票去粮食局买饲料粮。同时,有些农民会将富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卖,刘永好就天天去抢购这种“议价粮”。
买原料受限制,银行不给贷款,公司不许组建,创业初期,刘永好辛苦支撑,“当时的想法就是让‘希望’能够活下来”。
短缺经济下,粮票布票在不高的水准上解决了人民最重要的吃、穿问题,但也限制了商品生产的发展,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的典型表现。要打破这种低水平平衡,只有依靠改革开放。
1983年,使用了30年的“布票”首先被取消,棉布敞开供应。就在这一年的6月16日,江苏无锡港下镇荡上村党支部副书记周耀亭接到一纸调令:去港下针织厂上任。
针织厂当时是出了名的“烂摊子”,全厂只有八台老掉牙的棉纺车,大部分工人都回了家,被当地人称为“开关厂”——今天开明天关。周耀亭接手后,通过调研、观察,了解到工厂濒临倒闭的原因:乡镇企业产权不明,干多少都是人民公社的,没有人真正以主人的担当来发展生产。他意识到,改革是唯一出路。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1983年,港下针织厂实行质量计件工资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当年扭亏为盈,次年注册“红豆”商标。1986年,实行年终效益工资制,将员工利益紧紧与企业效益挂靠在一起。1987年,红豆销售额过1000万元。
企业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周耀亭跑到上海,以每月500元的高薪把退休在家的上海中华第一棉纺厂原厂长宋和根等13位老师傅请出了山,专门负责对织布、成衣、打样本等环节把关。不出一年,红豆的产品质量远超当地其他企业。当时的乡镇企业没有大学生分配指标,周耀亭就让儿子周海江辞去在河海大学的教职回厂创业,带动一批大学生涌入红豆。
1988年,红豆推出第一个专利产品“护士衫”,从年利润几十万发展到一天净赚十万。1992年,当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穿着红豆护士衫走进演播厅,红豆一下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尝到了“甜头”后,红豆创新不止步,全棉针织免烫T恤、牛奶丝T恤、碳纤维健康热能服,新产品不断推出。
改革开放,让“新希望”们收获了希望,让“红豆”们迸发出创新活力。今天,中国人均粮食年产量近千斤,用票证无法真正保障的吃饭问题得到解决。服装业形成庞大规模和完整体系,不仅中国人穿得暖穿得好,出口量还占全球服装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农业发展形势很好,但一些供给没有很好适应需求变化;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时刻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选择。
“宽幅软态不锈钢”,又名“手撕钢”,是世界上最薄的钢材,厚度仅有0.02毫米,相当于普通A4纸厚度的四分之一,用手就能撕开。
它的研发者是山西太原钢铁集团,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可批量生产宽幅软态不锈钢精密箔材产品的企业。2016年起,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太钢集团强化科技创新,持续加快特种钢生产攻关,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把一卷原始钢带放进轧机里,轧辊就会像擀面杖一样把钢带从厚擀薄。手撕钢的生产原理看似不复杂,实则难度很大,此前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日本、德国等国手中。
为实现自主研发,太钢组建手撕钢攻关团队。团队刚组建,就面临轧制、退火、高等级表面控制、性能控制等技术难题。
以退火为例,这是手撕钢生产中的一个环节,需要钢带通过一条260米长的带钢通道。钢带太薄,很容易出现断带,一旦断带,钢带就会“砰”地一下成为粉末。多次探索试验后,光亮线首席工程师王向宇向公司请命:“给我1000米,让我试一试!”1000米手撕钢价值10万元,不少人为王向宇捏一把汗。公司领导仔细分析王向宇的技术方案后,决定大胆试验。最终,王向宇用400米钢解决了这个难题。
研发团队先后攻克175个设备难题、452个工艺难题,终于从4万多种排列组合中找到轧出手撕钢的方法,2018年实现手撕钢量产。不久前,总重约600公斤的宽幅手撕钢出口德国。365日博体育备用_完美体育365_365app最新版安卓下载
近年来,太钢相继推出数十种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产品,如用在笔尖上的笔尖钢、港珠澳大桥上使用的双相不锈钢等。2018年,实现年利润53亿元,创10年来最好。
无效产能加速退出、产业结构明显改善、内生动力不断积聚,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各项宏观调控目标较好完成,为迈向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从粮票布票退场,到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世界第一,再到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提出并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其中的关键一招,就是以改革激发全社会经济活力、全民族创业进取精神。新时代,解决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依靠改革,我们告别短缺。深化改革,中国经济走向更加繁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段相宇)